‧金錢會來來去去,不過生活方式來了,卻會留下來。
‧若想飛得更高、更遠,就把地平線忘掉吧。
‧「做得到」的初心,還有能「做到最好」的信念。

wearn.com-5477-10608-310964a.PNG

「愈跑,心愈強大。」交易前的晨跑定錨究竟要跑多少才可以剛剛好的強大,過去大部分都是3K左右,長距離與較長時間的運動往往都不在平日,凡事不過八公里,以現階段的自己來說大約40~50分鐘的6~7K是最剛好的,就像跑步教父席翰醫生說的:「快到讓我能拋開世俗的煩惱,快到讓我能享受身體的運作;也慢到讓我能觀察周遭的世界,慢到讓我能逃進內心的世界。」

交易為的是什麼?無非是為了獲利,更甚之是穩定的獲利。穩定的架構就如架與構字都有著三支腳的木,記得小時候忘了是物理還是童軍吧,三支腳是最能穩定的支撐。
那交易最重要的是哪三支腳?之前在「關於交易我說的其實是...」一篇中有過片段的揣述,買賣的心理平衡,當時的思維是買跟賣兩個主體間的心理平衡,慢慢的發覺心理平衡不該是買與賣的附屬與伴隨,而應該是獨立的支架。因為獨立才可以定規則與定性。

「獲利在何處?」一買跟一賣造就了獲利的處所,但賺了指數賠了差價也好,嘎空手也好,如何賣的好往往才是獲利。任何交易方式皆有漲、跌、盤,任何交易結果只有正確、錯誤與洗盤,如果對於交易策略有一定的程度下,交易的結果可以是正確、錯誤與洗盤後正確三種,也就是至少有2/3的勝率,前提是抱得住洗盤。

「交易的心理週期。」萬物相生有週期、操作有週期,交易當然也會有心理週期,此處的心理週期先撇除買的週期,因為買的心理週期除了等待還是等待,頂多等不下時多了放棄的選項。至於出場就比較多了,自己的心理週期有守停損守期望守訊息守利潤。當然還有個守成本的選項,卻也一直在思考這個選項是正確的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做任何生意一定都有成本,如果只是想著守成本往往都是被市場洗盤洗的乾淨無痕。如果你的進場成本是條地平線,就把地平線忘掉吧。

人類有種追逐習慣的本能,因為習慣所以安心,週期性便是種習慣,把心理平衡化為心理週期,有週期自然就平衡,有獨立性也容易專注。進場後讓自己的心理週期停留在適當的階段,不會隨著指數的跳動而影響出場的理由,在什麼樣的週期就該做什麼樣的事,簡言之,越能把心態簡單化,就越容易執行。

守停損:知道自己最大的虧損金額,當風險能控制便能不懼
守期望:逐漸脫離停損區後,落實進場的目的向期望值邁進
守訊息:不設停損、不抱期望,完全等待賣訊的出現
守利潤:移動停利,懷抱了知足的心,放任指數奔馳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幽靈規則的第三點:巨量是套現的良機。面對大量自己把它歸納在守訊息出場。只是大量可能還有更大量,大量可能是轉折也可能是行情起動點,這也是自己一直比較困擾的地方,困擾的不是出場而是進場,畢竟主力多的地方要跟著去。

交易的動作是買跟賣,但交易的本質絕非只有漲與跌,辨識自己交易的本質、進場的理由,才知道什麼時候該守什麼,什麼時候會突然脫胎換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v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