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看著長線波段卻總是失去了部位,短線來回的交易,亦或短線進場後因
獲利而即想著波段,上看多少或下探多少。姑且先不論判斷波段的方向對錯,
前者容易讓人覺得處處是買點,後者則會讓人覺得時時是波段。

當有著波段的預期,最好的操作模式當然是進場後久抱,但是久抱談何容易,
李佛摩說過,當做對時「不要失去自己的部位」,這句不要失去自己的部位
是多嚜的言輕意重。如何不要失去自己的部位?這部位的建立點是最重要的。

但迷思就在於,當預期著波段時,代表現階段都是相對的低成本,若單純就
價格的成本來說,處處是買點但卻不能隨便逢低就買,買了後途中可能又會
經歷洗盤、經歷久盤難耐。

要能到最後都不失去自己的部位,不在波段行情中短進短出來回操作,唯有
在波段初期建立了最好的心理倉位。這心理倉位不全然是價格的優勢,除了
價格的優勢外,既然稱之為心理倉,代表要能讓自己有著信心,這信心來自
於自身對於進場點的SOP。

進場點基本上是全賴於技術面的分析,但面對技術分析不能單憑藉著"高與
低、破與不破..等等",是非為正反的兩面,正反兩面不存在著邏輯,人類
凡處事做人最為依賴的就是邏輯,為有邏輯才能安心、放心與有信心,所以
進場點需是有著邏輯,如起承轉合之「起於量、承於價、轉為線、合於勢」。

有著邏輯所判斷的進場點,才能讓自己建立有信心的心理倉。雖然未必是最
漂亮的進場點,但絕對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進場點。

行情會波動,技術分析就始終存在著多空的兩頭,短線上無論是多頭的修正
波還是空頭的反彈波,任何波動都一樣會有著量價起承轉合的進場點,但當
做多獲利時很容易就變看長多的波段,做空獲利時就想看長空的波段,因為
當下的獲利代表當下的判斷是對的,但是卻容易見樹不見林,永遠不會知道
到底現在身處的是多頭修正波還是空頭的反彈波。

畢竟,技術分析太容易看圖說故事,任何的圖形都能說多像多、說空亦像空,
這時候,當自己短做獲利或虧損時,甚至簡言之,當手上有持單時都會不客
觀的影響了自己對圖形技術的判斷。就如同乾旱時看見紅蟻就覺得要下雨了。

所以,操作前一定要有著非單因技術分析而得的方向,有著中心思想才能在
樹的上面做上記號,好讓自己知道林的方向,至於這非單因技術分析而得的
方向,就是綜合各基本面經濟數據、籌碼面、技術面及消息面後多少會有個
感覺,然後以此感覺去感受市場氛圍後的方向。(ps.這市場氛圍原來除了多
空外,這次從笑長身上又多學到了還有耐心與沉不住氣的氛圍。)

自己自接觸市場以來,從一開始有著波段思維,卻總是感覺無法有效的建立
進場的最適倉位,到落實技術分析找尋到有邏輯的最適心理倉位期間,卻又
總見樹不見林。

最後,帶著非單因技術分析的想法,大膽的假設波段之方向,然後有邏輯的
尋找進場點後小心求證,我想自己終於連接上了波段腦與短線手的天地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v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